前沿讲坛|黄仁瑄教授主讲中文系(珠海)前沿讲坛第三十四讲

Body

2020年12月7日晚7点,中文系(珠海)前沿讲坛第三十四讲《<略论佛典音义校勘的原则和方法>——以<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>之慧琳“音义”为例》在海琴六号A631会议室开讲,本场主讲嘉宾是华中科技大学黄仁瑄教授。讲座由贾智副教授主持。

Image removed.

讲座伊始,黄仁瑄教授以他的硕博学习经历和从事佛典音义研究的缘由开篇,向在座师生介绍了佛典音义研究的基本情况。佛典音义是传统小学的一种重要著作类型,结合对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之慧琳“音义”的校勘实践,黄教授指出,佛典音义校勘时需要遵循内外结合的原则和方法。

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之慧琳“音义”在注音释义辨字时,广泛引用经史子集文献,但由于该书成书久远,其中存在很多讹文、脱文、衍文、倒文等文字问题,加之所据典籍或佚或存,为校勘工作带来很大难度。黄仁瑄教授采用溯源求真法、内证纠误法、据文意勘正法、据文例求实法、梵汉对勘法等五种校勘手段,对音义文本进行了校勘整理。讲座中,黄教授结合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慧琳“音义”中的具体文例,对上述五种校勘方法进行了细致讲解。在每一种方法之下,黄教授都选取数则典型文例,详细阐述了如何探求引文原始出处辨明征引得失,如何比对文章前后语段记录发现语词矛盾,如何梳理文章结合文意考辨语料是非曲直,如何据文章体例揭示语料问题,如何考查对音材料发现错误等校勘方法,例如,慧琳音义“1.001二仪”注引《毛诗传》云“仪,正也。”查验可知《诗》之传或笺未见释“仪”有“正也”义,而《柏舟》毛传、《文选》李善注所引《诗传》等皆作“仪,匹也”,正、匹字形相近,“正”应为“匹”之讹误。又如,慧琳音义“68.096黶黑”注引王肃注《家语》云:“黯,亦黑也。”《说文》:“黶,深黑兒。”或作黯。根據文意,该条注是解释“黶”字而非“黯”,所以王肃注“黯,亦黑也”之“黯”,应当改作“黶”,等等。通过对每一种方法进行校勘思路的展示,加深了在座师生对内外结合校勘方法的理解。

Image removed.

精彩的讲座之后,贾智副教授做了总结发言。贾老师首先感谢黄仁瑄教授为在座师生带来精彩的讲座。他指出,研究问题的发现往往源自于对文献的校勘,校勘工作非常不易,其中包含了训诂学、文字学、音韵学等多门知识。通过这次讲座,可以体会到从事汉语言文字学基础工作的学者们对学术的执着之心。最后,黄仁瑄教授还回答了现场的提问。

本次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

文|徐俊刚  图|梁馨月

初审:马峰

审核:朱崇科  陈彪

审定发布:郑华